秦照芬副教授
秦照芬教授
- 最高學歷:
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 - 聯絡資訊:
分機:4955
Email:emmy@utaipei.edu.tw - 學術專長:
歷史、考古文化 - 經歷: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兼任副教授
國立僑大先修班兼任副教授
秦照芬(1990),〈漢代政府對鐵工業的經營〉,《簡牘學報》十三期,頁135-162。
秦照芬(1992),〈省卒性質辨析〉,《簡牘學報─中國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專號》十四期,頁73-78。
秦照芬(1993),〈近五年(民國七十六至八十年)中國上古史研究目錄彙編),《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二十五期,頁287-302。
秦照芬(1993),〈他魯人的粑粑節〉《歷史月刊》六十八期,頁8-9。
秦照芬(1993),〈殷周宗法制度研究之回顧〉,《簡牘學報》十五期,頁83-88。
秦照芬(1994)〈中國古代用鐵問題脞論〉,《輔仁歷史學報》六期,頁23-36。
秦照芬(1995),〈懷念生活在寂靜,高雅之中的錢穆先生〉,《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頁138-140。
秦照芬(1995),〈論殷代之宗族組織及其結構〉,《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二十七期,頁1-13。(被大陸出版《甲骨文献集成》收入)
秦照芬(1997),〈論卜辭之歲祭〉,《簡牘學報─勞貞一先生九秩榮慶論文集》十六期,頁443-458。
秦照芬(1997),〈論殷人對祖先的祭祀〉,《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二十八期,頁323-354。
秦照芬(1997),〈漢代的生鐵冶煉技術〉,《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系刊》一0期,頁5-21。
秦照芬(1998),〈論商代的國家政體〉,《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二十九期,頁183-203。
秦照芬(1999),〈從卜辭論商代的分封制度〉,《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三十期,頁275-300。
秦照芬(2000),〈論殷周祭祖禮之異同〉,《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三十一期,頁269-284。
秦照芬(2000),〈堯舜與中國上古歷史〉,《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系刊》十三期,頁1-5。
秦照芬(2001),〈殷人的祖先崇拜〉,《中國上古史研究專刊》創刊號〈蘭台出版社出版〉,頁7-24。
秦照芬(2001,〈甲骨文發現百年大事紀要〉,《中國上古史研究專刊》創刊號,〈蘭台出版社出版〉頁157-163。
秦照芬(2001),〈豐鎬考古遺存與西周文化〉,《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三十二期,頁1-29。
秦照芬(2002),〈台灣地區對黃帝的信仰與研究〉,《中國上古史研究專刊》第二期,〈蘭台出版社出版〉頁141-158。
秦照芬(2002),〈近百年來中國上古史研究的概況〉,《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三十三期,頁189-200。
秦照芬(2003),〈夏代考古與夏文化探索大事簡紀〉,《中國上古史研究專刊》第三期,〈蘭台出版社出版〉,頁177-180。
秦照芬(2003),〈簡介夏代考古與夏文化研究學者─徐旭生〉,《中國上古史研究專刊》第三期,〈蘭台出版社出版〉,頁169。
秦照芬(2005),〈傳統建築古蹟之調查〉,《國教新知》52卷4期,頁14-28。
秦照芬(2006),〈夏初王權確立之戰─論《尚書‧甘誓》篇〉,《中國上古史研究專刊》第四期,〈蘭台出版社出版〉,頁1-24。
秦照芬(2006),〈殷商考古與商史研究大事紀要〉,《中國上古史研究專刊》第四期,〈蘭台出版社出版〉,頁175-182。
秦照芬(2006),〈上古歷史文獻《尚書‧甘誓》篇脞論〉,《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社會科學類)三十七卷第二期,頁57-84。
秦照芬(2009),〈文化資產與鄉土教學略論〉,《國教新知》56卷1期,頁27-36。
秦照芬(2010),〈從保護神到德行楷模─商周祖先形象之異同〉收入《中國上古史研究專刊》第五、六期合刊,〈蘭台出版社出版〉,頁25-51。
秦照芬(2013),〈從「君子曰」論《左傳》作者的治國藍圖〉收入《中國上古史研究專刊》第七期,〈蘭台出版社出版〉,頁67-81。
秦照芬(2015),〈五帝文獻史料脞論〉收入《中國上古史研究專刊》第八期,〈蘭台出版社出版〉,頁25-38。
秦照芬(2015),〈評介雲惟利、黃競新編《甲骨學論集》〉收入《中國上古史研究專刊》第八期,〈蘭台出版社出版〉,頁99-104。
秦照芬(2016),〈論宋人之五帝觀〉收入《中國上古史研究專刊》第九期,〈蘭台出版社出版〉,頁9-26。
秦照芬(2019),〈宋人對《尚書‧高宗肜日》之釋〉收入《中國上古史研究專刊》第十期,〈蘭臺出版社出版〉。67-82
秦照芬(1997),〈商代國家政體的研究與新舊史料〉,「民國以來的史料與史學─中華民國史專題第四屆討論會」會中宣讀,收入《民國以來的史料與史學─中華民國史專題第四屆討論會》論文集(國史館印行,1998.12),頁81-100。
秦照芬(1998),〈台灣地區對黃帝的信仰與研究〉,「黃帝與中國傳統文化學術討論會」會中宣讀,收入《黃帝與中國傳統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03)。
秦照芬(1999),〈從卜辭看殷王朝與諸侯之關係〉,在「國史上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學術討論會」上宣讀,收入《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五屆討論會論文集》(國史館印行,2000.12)。
秦照芬(2000),〈豐鎬考古與宗周文化〉,「中國史地關係學術研討會─紀念張其昀先生百歲誕辰」會上宣讀。
秦照芬(2000),〈從卜辭看殷王朝與諸侯之關係〉,「國史上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學術討論會」論文,收入《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五屆討論會論文集》,國史館印行。
秦照芬(2002),〈以上古史研究為例,談中華傳統文化的研究〉,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宣讀。
秦照芬(2006),〈論《尚書‧甘誓》與夏初史事〉,銘傳大學「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秦照芬(2008),〈臨水夫人信仰流傳略論,《2008台閩臨水夫人陳靖姑信仰研討會論文集》〉,頁19-32。
秦照芬(2009),〈從卜辭看商代祖先在商人心目中之形象〉, 2009年8月大陸煙台「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10周年暨甲骨學及甲骨文書法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宣讀。
秦照芬(2009),〈從祭祀卜辭中用牲情況看商人對空間的規劃〉,2009年10月「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宣讀。
秦照芬(2009),〈以古鑑今,海洋生態文明的歷史經驗:論十七世紀明鄭對台的經營〉,大陸溫州「2009海洋生態文明國際論壇」宣讀。
秦照芬(2010),〈論商亳〉,2010年「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史地整合之新視野─史地研究、鄉土地理、文化資產)宣讀。
秦照芬(2011),〈理想國度的藍圖─論論《左傳》君子曰〉,2011年「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史地學術暨錢穆思想研討會)宣讀。
秦照芬(2012),〈信而好古,疑則考之,論而證之─錢賓四先生的上古史研究〉,2012年「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史地學術暨錢穆思想研討會)宣讀。
秦照芬(2013),〈歷史人物與品德教育─以公儀休的故事為例〉,「2013故事運用與學習 課程教學與媒材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特邀發表
秦照芬(2013),〈以至仁伐不仁─論武王伐紂〉,2013年「台北市立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史地學術暨錢穆思想研討會)宣讀。
秦照芬(2014),〈五帝文獻史料脞論〉,「五帝年代魯台學術研討會」宣讀
秦照芬(2014),〈從文獻史料看五帝的形象〉,「2014年台北市立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宣讀
秦照芬(2015),〈宋代文獻中的五帝形象〉,2015「史地研究暨錢賓四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宣讀
秦照芬(2016),〈從《史記》看司馬遷的創意〉,2016「台北市立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宣讀,p.77-90
秦照芬(2017),〈高宗肜日〉探析,2017「台北市立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討會」宣讀,p.1-12
秦照芬(2018),〈從《史記‧周本紀》看周人之興衰〉,2018「台北市立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討會」宣讀,p.1-12
秦照芬(2019),〈論史記夏本紀〉收入《2019臺北市立大學史地暨鄧國雄教授紀念研討會論文集》。115-126
秦照芬(2020),〈尋源探本以存真─再論錢賓四先生的上古史研究〉收入《2020年臺北市立大學史地學術暨錢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念研討會論文集》。 181-192
秦照芬(2020),通識中的通識─論語與現代教育思念,通識教師精進研討暨全人通識教育與未來展望研討會發表
秦照芬(2021),〈從三代本紀看司馬遷的上古政治觀〉收入《2021年臺北市立大學史地學術暨張政亮教授念研討會論文集》。61-72
秦照芬(2022),〈禹貢研究脞論〉收入《2022年臺北市立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7-48
《商周時期的祖先崇拜》,台北,蘭台出版社,92.3,。
精進師資素質子計畫F,108-109年
精進師資素質子計畫A,110年
錢穆故居經營管理計畫100-112年
《漢代鐵工業對經濟的影響》(碩士論文)77.06
《從宗法禮制看殷周變革》(博士論文)83.06
中國文化史(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90.2初版六刷)、中國文化史(康熙圖書網路股份有限公司,90.8年初版)
高職台灣史地(大中國圖書公司,92.4初版)
1995.12〈董作賓先生著作目錄〉,《傅斯年,董作賓先生百歲紀念專刊》,中國上古秦漢學會出版,頁63-76。
1995.12〈今世學者紀念董先生之書文目錄〉《傅斯年、董作賓先生百歲紀念專刊》,中國上古秦漢學會出版,頁63-76。
1996.06,〈西周宗法制度之研究與中學歷史之教學〉,《高中歷史教學與研究》第二輯,頁80-95。
1996.01,《劍橋中國史》(第一冊秦漢篇),南天書局出版(與韓復智等合譯)
1997.06,〈中國人的祖先崇拜〉,《社會科教學的理論與實務》(國教輔導叢書22輯),頁31-50。
2011.10〈從祭祀卜辭中用牲情況看商人對空間的規劃〉收入《甲骨學論集》(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出版,新加坡。)頁307-336
協助辦理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辦理第一至十九屆中華傳統文化研修會
參與文化大學史學系舉辦之華岡史學工作坊─王仲孚教授紀念座談會